•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中國光伏,登錄火星!

    星之球科技 來源:光伏前沿2021-05-17 我要評論(0 )   

    隨著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在火星表面完成軟著陸,我國也成為有能力實現火星表面巡視探測的國家。在人類發射的火星探測器中,天問一號算是一個比較...

    隨著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在火星表面完成軟著陸,我國也成為有能力實現火星表面巡視探測的國家。在人類發射的火星探測器中,天問一號算是一個比較大體量的探測器,“祝融號”太陽能帆板靈感來源于蝴蝶。


    據介紹,由于火星距離太陽要比地球距離太陽要遠得多,火星表面的太陽照度只有地球的大概40%。為了滿足火星車在火星上工作的能量要求,“祝融號”火星車太陽能帆板就做得特別大,比之前的玉兔和玉兔二號要大得多,由4塊太陽能帆板組成,設計靈感來源于蝴蝶。受火星上光照和溫度的限制,最佳的工作時間是在火星的中午前后,這時候陽光比較充足,火星車還會把一部分電能儲存在蓄電池中,以備夜間使用。

    5月15日,航天科研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監測“祝融號”火星車工作情況。


    據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問一號”探測器產品保證經理饒煒介紹,“天問一號”探測器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發射,精確入軌后,已按預定飛行程序在軌飛行了約295天;自2021年2月10日成功環繞火星后,相繼完成了著陸區預探測、軌道維持、自檢等關鍵飛行控制任務,期間,能源平衡,狀態穩定,各分系統工作正常;5月15日凌晨2時多,“天問一號”在火星停泊軌道上進入著陸窗口,隨后探測器實施降軌,環繞器與著陸巡視器開始器器分離,繼而環繞器升軌返回停泊軌道,著陸巡視器運行到距離火星表面125千米高度的進入點,開始進入火星大氣,并最終軟著陸在火星表面。


    火星是緊鄰地球的一顆類地行星,通過對火星的探索活動,有助于理解火星氣候的進化之謎。火星探測是人類開展深空探測的關鍵性步驟,必然成為繼月球之后的深空探測熱點。與此同時,火星探測將會促進行星學、宇宙學、火星生命學、太陽系演化學、空間天文學、空間物理學、空間材料科學等科學領域的創新與發展,這些學科的進展又將帶動更多的基礎學科交叉、滲透與共同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

    制造業激光激光技術中國光伏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