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經開區發布“車谷科創33條”政策后,在全國科創圈引發強烈反響。7月8日,多位科技型企業、孵化器的負責人向長江日報記者表示,政策支持力度大,有意將企業和項目落戶到車谷。
位于武漢經開區智慧生態城的數字產業新地標“春筍”已破土而出。長江日報記者陳亮 攝
“車谷發布的科創新政,讓我們這些科創型企業今后更有奔頭了!”東風悅享首席財務官賀海軍表示,“車谷科創33條”從高新技術企業落戶、設立研發機構,到成立行業創新聯盟等諸多方面都給予獎勵,政策覆蓋面廣、支持力度大,“大家都備受振奮和激勵!”
“昨天我在朋友圈轉發了‘車谷科創33條’政策后,馬上就接到了十多個武漢大學生科技型創業團隊的咨詢電話,并表達了希望將項目和公司落戶到車谷的想法。”8日,湖北華普億方公司總經理劉巧成向記者介紹,“車谷科創33條”對來落戶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支持非常大,給予最高60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支持和200平方米的房租補貼,“這對于缺乏啟動資金的大學生創業項目來說,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
湖北華普億方是武漢經開區一家企業孵化器。目前,華普億方在全國30多個城市設立了90余家孵化器。在劉巧成看來,“車谷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從全國范圍來看也是非常罕見”。
“車谷科創33條”對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四類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可一次性給予1億元獎勵;對落戶車谷的院士專家項目,可給予5000萬元支持。
劉巧成透露,該政策發布當天,西安的一個3D打印院士項目專門來電咨詢,并有意將項目落戶到車谷。
武漢欣銳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是去年落戶車谷的深圳一家科技型上市公司,公司高管團隊來自華為。該公司副總經理張晨表示,車谷制定的科創政策非常精準,對高新技術企業引進人才創造良好的環境。
張晨舉例說,“車谷科創33條”中對科技型企業來認定研發骨干人才,每人每年最高可獲得20萬元獎勵。在深圳,“千人計劃”專家每年拿到的獎勵都沒有這么多,“車谷為科技產業人才量身定制的政策可比肩深圳,甚至某些政策支持力度已超過深圳”。
除了出臺鼓勵企業創新的科創政策,6月28日,武漢經開區宣布建設“車谷資本島”,同時發布“加強版”金融扶持政策:對在車谷資本島新設立、新遷入的金融機構或地區總部,經開區給予最高1億元落戶獎勵,加上省市配套獎勵,“登島”企業最高可獲獎勵1.5億元。
武漢經開區主要負責人表示,車谷,在車,更在谷,需要匯聚各種創新創業要素。面向“十四五”,武漢經開區“三十而立再出發”,將全面吹響“二次創業”的集結號,建設新興產業生成中心,厚植企業創業沃土,構筑科技成果轉化高地,構建一流創新創業網絡,營造活力創新創業生態,打造萬億級車谷產業創新大走廊。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