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附著銹跡和污漬的重型管道,在激光作用下,銹跡和污漬瞬間便被氣化。7月10日,在華工科技新產品全球首發儀式上,這套針對能源行業定制開發的管材激光清洗裝備是國內首創的管材激光清洗裝備。本月也將發往南美洲客戶現場。
■圖片來源:華工激光
“這樣一根6米長、直徑60毫米的管材,僅需10分鐘,便可潔凈如初。而傳統清洗方式用機械和人工打磨,至少需要2個工人耗費2小時以上。”華工科技激光先進制造裝備業務總經理鄧家科介紹,全自動化的激光清洗在提升效率、節省人工的同時,也提供了更清潔環保的加工工具。
能源行業與社會經濟發展息息相關,近年來,隨著新能源行業擴張發展,傳統能源行業亟待向現代能源產業加速轉型,首要的就是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態成本。針對能源行業發展實際需求,華工科技創新研發LT6060激光清洗機,“LT6060激光清洗機是照國際出口標準制造的一款產品,也是金屬管材加工行業的首選機型,可對圓形管、方管、矩形管、橢圓管、異型管等型材進行高速、高質量的激光清洗。”鄧家科介紹,當前,在船舶橋梁等行業中,已有企業使用激光清洗技術,但以手持式激光清洗機為主,雖然降低了環境污染,但人工并未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幾百公斤重的管件,全部使用人工手持清洗是很難想象的,管件的翻轉都是個大問題。”
作為國內首套管材激光清洗裝備,LT6060激光清洗機具有結構穩定、剛性好、重量輕、動態響應高的特點,最高定位速度達90米/分鐘,同時還具備全自動上下料功能,自動化程度極高。該設備也可應用于裝配式建筑、運動場館、海工裝備、5G鐵塔等重型管材類加工行業。
發布會上,另一套長達31米的針對管件行業研發的三維型材激光加工中心也引來眾人關注。“現在市面上基本都是200毫米以下管徑的加工設備,200至500毫米管徑的基本都是國外設備,價格太貴了。”來自山東的一位企業家說,目前國內工程機械、立體車庫、水處理等行業都需要大型型材,但現有加工方式基本為傳統的鋸、鉆、銑削、攻絲等,各工序間轉運材料非常困難,用工數量較多,人工成本也高。迫切需要更自動化、更高效的加工方式。
■華工激光新品全球首發儀式現場
全新發布的三維數控型材激光加工中心集激光切割、精密機械、數控技術等高端技術于一體,可加工高達500毫米直徑、單根材料載重可達2.7噸的重型切管設備,并可實現坡口切割,尚屬行業首臺,由華工科技自主研發,具有結構穩定、剛性好、速度高的特點。
“該設備還可以加工槽鋼、I型、C型、L型等復雜形狀鋼材。只需將長型管材裝上裝載站,機器可以高度自動化完成送料、3D激光切割加工,切斷工件搬出等全過程。”產品負責人董斌介紹,這解決了國內大型和重型管材/型材加工難的問題。
向智能化革新、向智慧化升級。今年,華工科技建成國內領先的流線化智慧工廠,將激光裝備和系統性解決方案與應用場景聯接、與市場需求聯接,打通行業壁壘。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華工科技將基于智慧工廠這塊“試驗田”,深度融合工業4.0與物聯網、大數據,建立良性健康的智能制造生態圈。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