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科學家實現(xiàn)對單個納米級量子物體的低功耗動態(tài)操控

    星之球科技 來源:騰訊新聞2021-08-03 我要評論(0 )   

    在電氣工程系助理教授Justus Ndukaife的領導下,范德比爾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推出了一種利用低功率激光束誘捕和移動被稱為具有氮空穴中心的單一膠體納米金剛石的納米材...

    在電氣工程系助理教授Justus Ndukaife的領導下,范德比爾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推出了一種利用低功率激光束誘捕和移動被稱為具有氮空穴中心的單一膠體納米金剛石的納米材料的方法。


    一根人類頭發(fā)的寬度約為90000納米;而納米鉆石則小于100納米。Ndukaife解釋說,這些碳基材料是少數(shù)能夠釋放所有光的基本單位——單光子,未來量子光子學應用的組成部分。


    目前有可能利用聚焦在納米級金屬表面附近的光場來捕獲納米金剛石,但不可能以這種方式移動它們,因為激光束的光斑實在太大了。使用原子力顯微鏡,科學家們需要花費數(shù)小時才能在發(fā)射增強環(huán)境附近將納米鉆石一個個推到合適的位置,形成一個有用的結構。


    1627881927107485.jpg


    此外,為了創(chuàng)造糾纏源和量子比特,提高量子計算機處理速度的關鍵要素,需要幾個納米金剛石發(fā)射器靠近,以便它們能夠相互作用,形成量子比特。Ndukaife說:“我們著手通過使用一種跨學科的方法使誘捕和操縱納米金剛石變得更加簡單。我們的鑷子,一個低頻電熱等離子體鑷子(LFET),將一小部分激光束與低頻交變電流電場相結合。這是一種捕獲和移動納米鉆石的全新機制。一個繁瑣的、長達數(shù)小時的過程被縮短到幾秒鐘,LFET是同類技術中第一個可擴展的運輸和按需組裝技術。”


    Ndukaife的工作是量子計算的一個關鍵成分,這項技術將很快實現(xiàn)大量的應用,從高分辨率成像到創(chuàng)建不可破解的系統(tǒng)和越來越小的設備和計算機芯片。2019年,美國能源部投入了6070萬美元的資金,以推進量子計算和網(wǎng)絡的發(fā)展。


    “控制納米金剛石以制造可用于這類技術的高效單光子源將塑造未來,”Ndukaife說,“為了增強量子特性,必須將量子發(fā)射器(如帶有氮空穴中心的納米金剛石)與納米光子結構相耦合。”


    Ndukaife打算進一步探索納米金剛石,將它們排列到旨在提高其發(fā)射性能的納米光子結構上。有了它們,他的實驗室將探索在信息處理和成像的片上平臺中實現(xiàn)超亮單光子源和糾纏的可能性。“我們有很多東西可以利用這項研究來建立,”他說,”這是第一項允許我們使用低功率激光束在二維空間動態(tài)操縱單個納米級物體的技術。”


    轉載請注明出處。

    制造業(yè)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wǎng)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內(nèi)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wǎng)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wǎng)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nèi)容。

    網(wǎng)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