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軍工航天新聞

    激光可提高低溫電子顯微鏡的時間分辨率

    星之球科技 來源:江蘇激光聯盟2021-08-09 我要評論(0 )   

    導讀:蛋白質時刻在運動著,時刻在變化著。科學家們利用低溫電子顯微鏡讓即使是在微秒內“瞬息萬變”的蛋白質亦能“有跡可循”。低溫電子顯微鏡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有...


    導讀:

    蛋白質時刻在運動著,時刻在變化著。科學家們利用低溫電子顯微鏡讓即使是在微秒內“瞬息萬變”的蛋白質亦能“有跡可循”。低溫電子顯微鏡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有諸多應用~





    2017年,Jacques Dubochet、Joachim Frank和Richard Henderson因在低溫電子顯微鏡(Cryo-electronic microscopy,簡稱cryoEM)方面的貢獻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低溫電子顯微鏡是一種能夠以原子分辨率捕捉蛋白質等生物分子圖像的成像技術。在cryoEM中,樣品被放在玻璃冰中——當水快速結冰而無法結晶時形成的類似玻璃的冰。隨著樣品玻璃化,可以用電子顯微鏡拍攝它們分子結構的高分辨率照片,這是一種使用電子束而不是利用光形成圖像的儀器。





    ▲圖片摘要 來源:DOI: 10.1016/j.cplett.2021.138812





    cryoEM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遠,它為生命科學、化學和醫學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新的可能。例如,它最近被用來繪制新型冠狀病毒刺突蛋白的結構圖,有利于新冠肺炎疫苗的開發。





    ▲2020年研究人員繪制的新型冠狀病毒刺突蛋白在原子尺度上的3D“藍圖”。來源《Nature》





    蛋白質不斷改變著它們在細胞中的三維結構。這些構象重排是蛋白質完成其特殊功能所不可或缺的,并且在很短的時間內即可完成(百萬分之一到千分之一秒)。這種運動可以說是“瞬息萬變”,以至于目前的cryoEM協議無法對其進行實時觀察,這使得我們對蛋白質的理解并不全面。





    但是,由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基礎科學學院的Ulrich Lorenz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小組開發了一種cryoEM方法,在《Chemical Physics Letters》上公開了他們的成果,可以捕捉微秒(即百萬分之一秒)內的蛋白質運動圖像。該方法包括用激光脈沖快速熔化玻璃化樣品。當冰融化成液體時,有一個可調的時間期,研究人員利用此時間可以誘導蛋白質,使其以在細胞自然液態里的方式進行移動。





    來源:Jonathan M. Voss et al, Rapid melting and revitrification as an approach to microsecond time-resolved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2021).DOI: 10.1016/j.cplett.2021.138812



    轉載請注明出處。

    制造業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