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二部獲悉,該部近日實現某型飛行器產品復雜結構3D打印集成制造。據悉,這是3D打印技術在航天領域飛行器研制中的重要里程碑,進一步提升了飛行器輕量化水平,為未來新一代飛行器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3D打?。?DP)即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又稱增材制造 ,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
據介紹,航天飛行器產品結構零部件多、生產周期長、成本高。一套復雜結構產品的部件常常由數十個零件組成,每個零件都要建立三維模型并設計“個性化”工藝流程,隨后在數字機床上逐一進行生產加工,生產周期往往按月計算。
2020年5月5日,中國首飛成功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上,搭載著“3D打印機”。這是中國首次太空3D打印實驗,也是國際上第一次在太空中開展連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3D打印實驗。
3D打印技術被認為是航天領域未來結構設計與制造技術變革方向之一。3D打印技術先后進入了牙醫、珠寶、醫療行業,未來可應用的范圍會越來越廣。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