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汽車制造

    一看就懂,3分鐘講清激光雷達的工作原理

    星之球科技 來源:牛車網2021-09-01 我要評論(0 )   

    剛開始是太空掃描、接著是軍事制導、后面是地圖測繪,直到,現在連家里的掃地機器人和出行開的汽車都離不開它時,我們才發現,了解一款激光雷達是如何工作的,成為了我...

    剛開始是太空掃描、接著是軍事制導、后面是地圖測繪,直到,現在連家里的掃地機器人和出行開的汽車都離不開它時,我們才發現,了解一款激光雷達是如何工作的,成為了我們存在且不被小學生鄙視為科技文盲的必選項。



    大家都知道圖達通給蔚來ET7提供的那套激光雷達,它具有120°超平視角、0.06°×0.06°超高分辨率、10%反射率下探測距離(標準探測距離)可達250米等優勢。



    使用它,汽車就可以清晰的感知到出周圍環境的三維輪廓以及相對位置,從而做到避開障礙物,是智能汽汽車通往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感知傳感器。



    今天我們來高速大家,一臺激光雷達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首先,激光雷達并不是獨立運作的,而是由激光發射器、接收器、和慣性定位導航三個主要模塊組成。



    它基本工作原理是發射出一種激光,在遇到物體后折射回來被CMOS傳感器接收,來測得本體到障礙物的距離



    激光雷達正是利用了光遇到障礙物反射這一原理,而這種測距方式也被稱為TOF飛行時間法。



    就像你勻速勻速跑步到小王家再勻速跑回來,知道時間和你的速度,就能確定小王家到這里有多遠。



    那為什么要叫激光雷達,而不是光光雷達呢?



    激光它是大量原子由于受激輻射所產生的發光行為。激光在傳播中始終像一條筆直的細線,發散的角度極小,一束激光射到38萬千米外的月球上,光圈的直徑充其量只有2千米左右,而普通光源散射到月球將照亮月球的三分之一。



    從原理來看,只要需要知道光速、和從發射到CMOS感知的時間就可以測出障礙物的距離,再結合實時GPS、慣性導航信息與計算激光雷達發射出去角度,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帶有坐標方位和距離的點信息。



    試想如果一個激光雷達能夠在同一個空間內,按照設定好的角度發射無數條激光,那么就能得到無數基于障礙物反射信號。



    再給這個信息配上時間范圍、激光的掃描角度、GPS 位置和 INS 信息將點數據后處理成高度精確的地理配準 x,y,z 坐標,那么這些點就會變為具有距離信息、空間位置信息的三維立體信號,最后再基于軟件算法組合起來,我么就可以得出線、面、體等各種相關參數,建立三維點云圖,繪制出環境地圖,達到感知大的目的。



    理論上,相同單位內點云圖越多,分辨率越高,汽車得到的信息就越多,自動駕駛判斷就越正確。



    而評價一個激光雷達好壞也離不開以下三個參數:



    角分辨率:相同視場角內線束越多;角分辨率越小,那么分辨率越高,有效識別距離越遠。



    線束:視場角越小、分辨率越高;



    刷新率:一秒鐘對場景的建模次數;



    這就是激光雷達最最最簡單的基礎理論,和判斷一個激光雷達的最有效方式。



    商業用途:



    但從商業角度來看,就像不存在完美的人一樣,根本也不存在完美的激光雷達。



    量產一款激光雷達是考慮體積、功耗、成本、可靠性、安全性等,所以基本不可能制造出一個能同時向一個方向發射出無數激光的激光雷達。



    為了能夠得到空間信息點,我們發明了機械式、MEMS、相控陣式、FISH等激光雷達,(從網上找響應激光雷達動態視頻,做到一個界面上去;)



    1.首先是機械雷達:通過實驗來演示原理,可以實現周圍360度的環境掃描和建模)



    激光發射器發出一束經過調制的激光,經過物體反射后再由接收器接受到光信號,如果一個雷達可以同時發出多束光,并且讓他旋轉起來,就可以實時探測到周圍的物體,甚至生成點云,實現為周圍環境的實時建模,這種雷達被稱為多線數機械激光雷達。



    多數自動駕駛車輛都搭載 Velodyne 公司出品的 HDL-64E 激光雷達,該產品每秒能完成對視場中 220 萬個數據點的掃描,同時還能完成對 120 米范圍內物體的定位,精度可達厘米級。



    強悍是強悍,但是這樣一個傳感器的重量達到了 13千克 ,單價更是高達 8 萬美元,快能買一臺整車呢,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普及,或者實現智能輔助駕駛的夢想。



    2.MEMS,微振鏡氏激光雷達;



    這是一種基于微機電系統(MEMS),整套系統只需一個很小的反射鏡就能引導固定的激光束射向不同方向。



    由于反射鏡很小,因此其慣性力矩并不大,可以快速移動,速度快到可以在不到一秒時間里跟蹤到 掃描模式。



    這種激光雷達的主要優點是量產容易,目前采用的都是MEMS微震鏡激光雷達。除此之外,MEMS 激光雷達的一大優勢是傳感器可以動態調整自己的掃描模式,以此來聚焦特殊物體,采集更遠更小物體的細節信息并對其進行識別,這是傳統機械激光雷達無法實現的。



    圖達通給蔚來ET7供應的就是這種激光雷達,而其中還有它獨特的凝視功能,讓自動駕駛汽車對局部障礙物感應的更清晰。



    寫在最后:



    毫無疑問,激光雷達的應用已經從外星世界,走入我們身邊,但從商業來看,目前還沒有完美的激光雷達。



    自動駕駛汽車需要避讓道路上的各類障礙物,但只有在非常確切地判斷出來障礙物時才剎車繞行。



    從決策來看,我們判斷一般高度超過20cm的障礙物就需要被繞行。



    而當障礙物大小從一輛車縮小到20cm高或黑色輪胎(反射率約為3%)時,只有當探測距離滿足250米(10%反射率)的情況下,它才能在100米到150米的距離被激光雷達探測到。



    這個距離是自動駕駛汽車以120km/h時速高速駕駛時的實現可靠感知的安全距離。



    這意味目前車載激光雷達的可靠距離和點云還是不夠的,甚至連車規級可靠性都是一大考驗,這也許馬斯克是因為這樣才不愿意使用激光雷達,但什么事情不是從無到有的?



    就像最早人們不相信超聲波倒車雷準確性,討厭360度全景影像巨大的畸變一樣,新生事物總是需要成長的,激光雷達也一樣。



    2017年激光雷達還只是WAMYO上黃金眼,現在很多車型,甚至小鵬P5這種20萬元左右的車型都有了,所以我們需要用發展的眼光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隨著的產業的發展,激光雷達最終會像手機攝像有一樣,像超聲波雷達一樣走進千家萬戶,為每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創造價值。



    轉載請注明出處。

    制造業激光激光技術激光雷達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