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間接金屬3D打印技術全流程已打通,可成SLM的重要補充

    星之球科技 來源:南極熊3D打印網 企鵝號2021-09-16 我要評論(0 )   

    2021年9月10日,在首屆Formnext + PM South China展會期間,Raise3D發起了一場MIM(金屬注射成形)行業與AM(增材制造)行業之間的深度對話。參與本場線上研討會的嘉賓...

    2021年9月10日,在首屆Formnext + PM South China展會期間,Raise3D發起了一場MIM(金屬注射成形)行業與AM(增材制造)行業之間的深度對話。

    參與本場線上研討會的嘉賓包括昆山耀德企業有限公司創始人邱耀弘,蘇州兆鑫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士榮,巴斯夫3D打印解決方案亞太區業務及運營總監陳立以及Raise3D上海復志技術總監麥味。本場研討會由南極熊創始人黎海雄主持,可查看視頻回放。

    MIM行業的歷史以及間接金屬3D打印

    1991年就開始從事MIM行業的邱耀弘博士,介紹了MIM技術的發展歷程。邱耀弘博士表示:“1985年,MIM技術最早被用于美國火箭噴嘴,隨后臺灣大學、中南大學等高校的教授開始研究MIM技術,但整個行業規模并不大。在美國,槍支工業是MIM注射成形零件的主要消費者。2010年以后,隨著移動通信行業的快速發展,蘋果公司開始在亞洲尋找MIM供應鏈,用于生產iphone手機的閃電接口等零部件。2013年到2018年的5年時間內,MIM工廠從50家增長到250家。”

    張士榮總工程師表示:“MIM技術源于美國,巴斯夫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實驗工作,積累了很多豐富的數據,并將數據共享給客戶。MIM行業的企業可以很快速的學習和量產,這是巴斯夫帶給中國MIM產業帶來的支持。”

    陳立博士表示:“巴斯夫位于MIM行業上游,為中下游的合作伙伴提供金屬喂料,巴斯夫在用于大批量生產的MIM行業取得了成功,同樣看到在小批量、定制化的金屬3D打印方面的機會,推出了金屬線材,希望為這個行業的用戶創造最大的價值。”

    麥味總監表示:“復志在成立之初就有做間接金屬3D打印的想法,但是當時條件有限,3年多前巴斯夫Forward AM推出相應的材料,我們認為可以實現規模化的間接金屬3D打印,最終與他們形成了戰略合作。”

    間接金屬3D打印技術與MIM的異同

    陳立博士表示:“巴斯夫Forward AM推出的金屬3D打印線材,需要兼顧金屬含量以及材料韌性,既要金屬含量高,也要保持好的韌性以利于打印。”

    邱耀弘博士表示:“一般間接金屬3D打印所使用的材料,金屬粉末材料的體積比為63%,線性收縮比為1.165。也就是說脫脂燒結過程中打印件的體積會收縮,1.165厘米會收縮到1厘米。因此,脫脂燒結的過程對于間接金屬3D打印非常重要,我和士榮都有超大的爐子,可以解決這個環節的問題。整個工藝流程需要14個步驟,巴斯夫、復志和我們基本上可以解決全部的流程,但有些情況依然需要上色等后處理工藝。”

    麥味總監表示:“間接金屬3D打印與MIM的工藝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二者的成形方式不同,間接金屬3D打印通過打印頭來打印成形,MIM則用模具注射成形。但兩者的后處理脫脂燒結工藝是相同的。"

    張士榮總工程師通過三個樣品,向觀眾展示了間接金屬3D打印不同階段的零件形態,這三個樣品從右向左分別是3D打印的生坯、脫脂燒結后的零件以及機加工后的零件。脫脂燒結后,3D打印零件的致密度可以達到97%以上,與MIM工藝相近。

    間接金屬3D打印工藝會對MIM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張士榮總工程師表示:“嚴格來講,兩種工藝是相互補充的關系。在一些小批量比較復雜的產品中,開模具的成本比較高,這時候用3D打印是有優勢。此外,3D打印的靈活性強,短期內制作樣品可以使用3D打印快速實現給到客戶。在產品前期開發過程中,也比較適合用3D打印。在MIM工藝中的燒結治具,也可以通過3D打印的工藝來開發。”

    邱耀弘博士表示:“對于很薄很小的零件,間接金屬3D打印還做不了。而對于中空產品、低密度產品、拓撲結構,MIM是做不了的。此外,MIM很難做1kg重量以上的產品,但3D打印可以做到10kg、20kg。每個工藝都有自己的極限,如果將間接金屬3D打印來制作MIM的模具,那是不是更有趣了?”

    △metalFuse 整體解決方案

    在市場定位方面,麥味總監表示:“間接金屬3D打印將作為MIM和SLM技術的一種補充,可以做一些快速樣品,能夠做一些中空結構等。”

    陳立博士表示:“復志目前是巴斯夫的一級經銷商,如果需要金屬線材可以找復志購買。我們在工藝方面做了很多的配合,因此用復志的設備來打印,可以得到最完備的打印參數以及脫脂燒結參數的指導。目前我們有兩款線材,都是基于不銹鋼的,316L和17-4 PH,在四季度我們會推出陶瓷支撐的線材。可以讓打印的結構復雜度提升很多,支撐的移除非常簡單。未來我們還會開發鎳基合金、鈦、模具鋼等線材。”

    △麥味總監介紹Raise3D的金屬機Forge1

    未來遠景

    陳立博士表示:“金屬3D打印的零件性能與最終用途的性能已經沒什么差別,我們是非常看好這個方向的。金屬3D打印很多開發都是奔著應用去的,通過與復志以及產業鏈的合作,是能夠讓間接金屬3D打印往批量化的終端零件制造和使用方面前進的。我們也在源源不斷的推出金屬線材,在工藝流程和應用上還在花非常大的力氣在推動。

    麥味總監表示:“間接金屬3D打印在公司戰略層面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會成為復志未來的主推方向,我們也加大了研發,匹配巴斯夫將推出的鎳基合金、鈦等金屬材料。我們還在開發匹配實驗室級別的鈦合金燒結設備,明年將推出。”

    間接金屬3D打印小聯盟

    研討會結束之后,幾位嘉賓一起進行了午餐。閑聊期間,思維碰撞出一些火花:“為了使得間接金屬3D打印更快在工業中實現應用,可以成立一個小聯盟,有巴斯夫這樣的材料廠商,有Raise3d這樣的3D打印機廠商,有昆山耀德、蘇州兆鑫馳智能這樣的脫脂燒結后處理廠商,各個環節相互配合,產業鏈閉環。”


    轉載請注明出處。

    3D打印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