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弗勞恩霍夫激光技術研究所(Fraunhofer ILT)與其行業合作伙伴合作,正在開發SenseTrAIn——一種人工智能(AI)驅動的傳感器系統,可以持續監測3D打印組件的狀況。
傳感器集成技術的應用前景包括列車車門、主偏航阻尼器和輪對軸承蓋。人工智能傳感器系統的最終目標是發出是否、何時、何地需要更換或維修零件的信號。
使用SenseTrAIn監控列車部件
SenseTrAIn是一種高效、智能地監控鐵路工程中與安全相關的組件的工具,如列車車門和底盤部件。與Fraunhofer ILT合作的行業合作伙伴包括組件集成傳感器開發商me-me ?system、預測系統開發商DATAbility和運輸軟件開發商Vedisys。
合作伙伴于今年9月開始了該項目,并將致力于在2024年完成SenseTrAIn的開發和優化。該項目將在歐洲最大的鐵路技術競爭力中心DB Systemtechnik進行,希望為歐洲鐵路網的智能維護開辟道路。
該項目希望最終開發出一種全面的方法,通過無線持續監測集成有傳感器的3D打印組件的狀態,數據將被統一報告至德國聯邦鐵路公司的SAP系統。
未來的一個例子可能是,列車底盤和車門上的傳感器通過5G連接到德國鐵路公司(Deutsche Bahn AG)的SAP系統,并在故障發生前發出預警。
有缺陷的列車部件可能會導致運營延誤,給乘客帶來不便,然而,在嚴格的維護時間間隔內更換仍在正常工作的部件,既不生態也不經濟。SenseTrAIn項目合作伙伴希望用他們的新型人工智能傳感器集成技術解決這些問題。
集成傳感器的3D打印
項目合作伙伴正在利用激光粉末床融合 (LPBF) 3D打印技術制造傳感器嵌入式組件。LPBF能夠將傳感器和驅動器等電子部件集成到金屬部件中,方法是在打印過程的特定點暫停,在繼續打印之前將傳感器集成到部件中。
被確定為SenseTrAIN潛在應用的部件包括列車車門、主阻尼器和偏航阻尼器,以及密封車輪軸承座的輪對軸承夾。從維護的角度來看,輪對軸承蓋是關鍵部件,因為增加的負載會導致溫度升高和更大的磨損風險。通過SenseTrAIn,集成在蓋子中的溫度和加速度傳感器可以在早期檢測到熱源及其產生的原因。
為了確保該項目的成功,Fraunhofer ILT的研究人員已經建立一個大型的數據庫來優化AI 傳感器組合,并在Deutsche Bahn Technik列車實驗室的模擬日常環境下,測試新的傳感器技術。從測試中收集的信息將用于訓練人工智能。
Fraunhofer ILT已在11月舉辦的Formnext貿易展覽會上展示了其展示3D打印的演示設備,其中包含打印的測量網格、導體,以說明SenseTrAIn在維護和監控方面的可能性。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