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激光行業年終盤點
關鍵詞:并購
萬萬沒想到,2021年行業的第一件大事是出自相干公司并購案。早在2016年,相干公司以每股32.5美元,總價9.42億美元收購羅芬激光時就曾在全球激光行業激起了千層浪。5年后,相干公司又被其他公司收購,不禁讓人們重新認識到了行業的變化之快。
回顧整個并購過程,1月19日Lumentum率先發布收購相干公司的消息。但在2月8日和2月12日,MKS和Ⅱ-Ⅵ兩家公司相繼發布聲明,加入搶購相干公司的競爭隊伍。之后,Lumentum修改了原先與相干公司簽署的協議,而萬機儀器和貳陸也提出了更為優厚的收購方案。經過多輪角逐,貳陸成為這樁收購交易案的最后贏家。兩家公司預計在2022年1-3月內完成并購。
關鍵詞:展會
2021年2月初,慕尼黑展覽公司發布消息稱,決定將德國激光母展推遲至2022年4月26至29日舉辦。作為全球矚目的激光行業盛會,德國母展的推遲舉辦無疑給全球激光行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但值得欣慰的是,原定于2021年3月17至19日在上海舉辦的慕尼黑上海光博會如期舉行。由于當時國內疫情處于穩定可控,給上海光博會的舉辦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據主辦方統計,今年展會共計吸引1094家企業參展,總展出面積達到63500平方米,展會接待觀眾量達79453,較2020年展會增長39%。
展會期間,榮格編輯團隊來到現場走訪了多家企業展臺,聚焦最新企業產品和技術,向廣大讀者提供第一手報道資訊。點擊下方鏈接,回顧上海光博會精彩內容。
關鍵詞:3D打印
3月初,被譽為“光電奧斯卡”的棱鏡獎公布了2021年最終獲獎名單。今年1月,棱鏡獎主辦方在官網上公布了入圍名單,其中有兩家中國企業上榜,分別是金橙子科技(軟件)和重慶摩方精密(制造業)。
最終,摩方精密憑借產品microArch S240微型精密3D打印機成為了最終的獲獎者之一。在摩方精密公司展廳里,擺放著一個尺寸略大于火柴頭的鳥巢模型,每根精細的柱子都清晰可見。這便是由重慶摩方超高精密3D設備打印出來的。
摩方精密的2微米超高精密3D打印技術,則為這一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實現和解決了復雜結構器件制造、傳統制造方式無法完成的超高精密制造,以及超輕多功能材料器件、微光學器件、微流控器件、超高精密陶瓷器件和人造生物組織工程等領域的制造難題。
關鍵詞:上市
2021年對于國內激光企業,“上市”可能是行業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近年來,激光企業紛紛加快了上市步伐,企業們不是已經上市,就是在上市的路上。2020年聯贏激光和海目星激光上市;2021年英諾激光、長光華芯上市,而其他企業也正積極準備上市,預計不久將會有進一步的消息。
銳科激光副總經理李杰指出,上市融資是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的必然趨勢,尤其是以研發和生產為主的激光制造企業,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來進行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研發,以及擴大產能提升市場競爭力。但企業有了資金并不意味著就擁有了一切。激光企業要想保持穩定發展,最根本的還是保持自身在核心技術方面的領先性、創新性、不可替代性。只有這樣才能不懼競爭,抵御不穩定風險。
關鍵詞:超高功率激光器
12月,由南華大學與銳科激光等單位聯合研制的我國首臺最大功率10萬瓦工業光纖激光器,在湖南舉行了啟用儀式,經現場出光測試已經確認可以正式投入使用。這意味著該設備成為了全球第二大功率的工業激光器。
國產首臺10萬瓦超高率光纖激光器從立項到研制成功、交付使用,僅用了6個月,成功突破了多項技術瓶頸。在整機方面,這臺10萬瓦工業光纖激光器突破性地采用了自創的端帽熔接加后處理技術,實現傳能光纖和端帽的無損高質熔接,其承受功率超過20萬瓦;突破性地解決了傳能光纖自發熱難題,首創鎧裝管主動冷卻技術,支持整機10萬瓦機器長時間連續不間斷出光。
關鍵詞:無塵背設計
對于激光切割用戶端,切割頭的穩定工作一直都是大家關心的話題。由于切割作業環境千差萬別,粉塵和其他雜質對激光切割頭造成的影響將直接關系到最終的產品質量。普雷茨特公司在2021年12月推出了具有專利的“無塵背”設計激光切割頭,專為行業痛點設計。新產品呈現了創新的維護理念,一體化的外殼設計從根本上防止污染物通過組件縫隙進入,最大限度將污染物拒之門外。
正如公司中國區總經理張云鵬所說,本次推出的新產品基于公司對于客戶多年使用經驗的反饋與總結,新產品更貼近本土客戶的需求,更適應他們的使用環境,相信這款綜合性能優秀的“雷神之錘”激光智能智能切割頭能為中國用戶實現降本增效。
關鍵詞:榮格創新獎
2021年9月9日,“2021激光加工行業—榮格技術創新獎”頒獎典禮在上海龍之夢大酒店舉行。今年共有57家企業60項創新技術申報,并在“光學材料與元件”“激光設備零部件”“激光加工系統”“其他激光配套設備”四大類別中競相角逐。經過專家評審團和網絡投票,最終有30項創新獎技術及1家企業脫穎而出,分獲技術創新獎以及年度創新團隊獎。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南京萃智激光應用技術研究院院長趙全忠教授表示,從今年的獲獎名單里不難發現,國內激光企業不再滿足于僅僅為市場提供具有高性價比的激光加工裝備,開始逐步跳出模仿跟跑的老路,努力圍繞實際應用開展自主創新設計,研制出很多亮眼的新技術新產品,在硬件產品上正逐步縮小和國外激光公司的差距。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
在2021年進博會現場,德國通快集團(TRUMPF)發布了新能源汽車一站式激光加工方案,為全球首發。該方案包括鋰電池激光焊接、氫燃料電池激光沉積、驅動電機涂層剝除和激光焊接和熱成型車身零部件三維激光切割。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鏈正加速向低碳化、電動化等方向轉型,新材料和新應用對加工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此時,激光加工在可靠性、精度和效率方面的優勢十分明顯。通快推出新能源汽車一站式激光加工方案,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工藝選擇,助力中國經濟實現綠色轉型。
展望2022年,我們滿懷期待,希望企業們一同做大做強中國激光加工行業,將市場這塊“蛋糕”做大的同時將行業紅利惠及更多的企業和用戶。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