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金屬鈑金新聞

    有束光|飛能達激光魏世星:工藝是一家企業的核心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電光谷2022-02-10 我要評論(0 )   

    走進武漢飛能達激光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飛能達激光)位于鄂州光谷聯合科技城的辦公區,各種大型激光設備讓人眼前一亮,展廳里的各種模型精巧細致,掛滿發明專利證書的榮...


    走進武漢飛能達激光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飛能達激光)位于鄂州光谷聯合科技城的辦公區,各種大型激光設備讓人眼前一亮,展廳里的各種模型精巧細致,掛滿發明專利證書的榮譽墻彰顯著這家企業在技術上的領先。



    “這是全國第一臺CSP生產線,在山東日照鋼鐵做的,全長2.5公里。這條線是在安徽馬鞍山做的,全國第一臺用激光電熔覆焊做的硅鋼的焊接……”



    在兩個小時的交談中,聽著武漢飛能達激光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魏世星侃侃而談,不僅感受到這家依托高校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的企業的技術優勢,更加深了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思考:為什么說工藝是一家企業的核心?



    飛能達激光的前身成立于2009年,最早是一家校辦企業,只有一個實驗室,不到十個人,一年產值大概兩三百萬。后來,葛店開發區希望引進一家有先進技術的企業,當時就跟學校談,公司也有科技成果轉化的需求,兩邊一拍即合,最終促成飛能達激光走出校園。



    同許多校辦企業一樣,如何實現實驗室的技術向產業化、工程化轉變,是擺在飛能達激光面前的問題。魏世星正是在這一時期加入到了公司,全面負責公司的產業化轉型。



    “大學老師做的其實是方向性的、技術前沿的事情,實現產業化、工程化,更多的是需要社會人士的參與,比如機械設計、自動化控制的技術人員,以及實操的工人。”魏世星說,從他進入公司的第一天開始,就按照市場化的模式去重組這家企業,包括組織架構和人員招聘。




    ▲ 飛能達激光辦公大樓




    如今,飛能達激光實現了激光技術的“專業化、智能化、自動化”,依托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的研發實力和激光制造領域的技術積累,公司打造了一支由激光工程、材料加工、機械制造、光學設計、自動控制、軟件工程等多領域資深專家與高級工程師組成高素質技術團隊,從最初幾個人的校辦企業成功轉型成為了有100多人的科創型企業。



    為了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公司與曾曉雁教授領銜的激光先進制造技術團隊開展產學研合作,通過項目合作、聯合研發、共同申報專利等方式,開發出系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激光加工技術與裝備,目前已擁有涉及激光應用領域國內外核心技術專利40多項。



    2018年,飛能達激光落戶位于葛店的鄂州光谷聯合科技城,占地面積5400多平方米。此后一年時間內,公司相繼完成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和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正是從這一年開始,飛能達激光在曾曉雁教授的帶領下,駛入發展的快車道。三年的時間,公司的年產值達到入園時的7-8倍,實現了每年翻一番的增長目標。特別是今年下半年,訂單量迎來了井噴。



    在魏世星看來,正因為有技術研發作支撐,這家年輕的企業才能在行業的風口來臨之時“一飛沖天”,并在激烈的競爭中搶跑激光技術的新賽道。



    自成立以來,飛能達激光多次在國家重大需求中,攻克重大技術難關,起到技術引領作用。公司先后承擔并完成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技課題,包括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項目“基于共振激發與空間約束的高精度激光探針成分分析儀”,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激光選區淬火高效在線強化成套設備研發”等,都對相關技術領域發展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盡管有些技術對傳統領域是具有革命性的,但任何新技術和新產品面世,都必須經歷一個市場適合和接受的過程。”魏世星以智能手機為例,智能手機剛進入市場的那幾年,人們習慣了傳統手機,對其接受度并不高,隨著時間的推移,智能手機的性價比優勢漸漸體現出來了,緊接著就迎來了井噴式的增長。



    隨著國內激光產業規模越來越大,市場越來越大,國內企業參與全球化競爭勢在必行。近幾年,飛能達激光的市場認可度越來越高,公司也面向國際國內市場需求,不斷提升技術,特別是激光-電弧復合焊接技術、激光表面熔覆技術,目前已達到全國乃至世界領先水平。




    ▲ 全球第一臺在線激光淬火、熔覆車




    如今,飛能達激光的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機械制造、電力電子、汽車、冶金、礦山、能源、軌道交通等領域,產品遍布全國,并遠銷東南亞及歐美地區,受到客戶廣泛好評。在服務方面,經過近年來的市場磨礪,公司也具備了備品備件的及時供應能力,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務能力。



    “我們現在主要是給客戶做整體解決方案,并不是簡單從我們這里買臺設備,而是從設備到工藝,再到使用的一整套服務,我們稱為‘交鑰匙’工程。”魏世星介紹,飛能達激光以生產高標準、高質量的激光智能裝備為導向,為客戶提供多維度“激光+智能制造”領先的解決方案。



    對于客戶來說,這些解決方案是實實在在能帶來實惠的。在激光電熔覆焊接領域,飛能達激光有一項獨創技術,對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以及改變生產形式,都具有顛覆性的影響。



    他舉了一個客戶的例子,一家鋼鐵廠軋鋼線上的成材率最初是94.5%,采用新的工藝之后,成材率提高了5個百分點,達到99.5%。“對這家鋼鐵廠來說,每個月的收益是一個點500萬。5個點就是2500萬,一年就是3個億。”魏世星說,像這樣的生產線,飛能達激光在國內已經有30多條,而且還出口到國外。



    對于客戶來說,通過激光熔覆在普通材料的表面空間表面增加一層新的材料,實現高耐磨、高防腐、高耐溫,不僅進一步降低成本的同時,還極大提高了產品性能。



    悄然改變的還有企業的生產形式。“我們正在給隨州的一家公司正在設計無人化車間,整個車間沒有一個人,從原材料進來到成品出去,包括卷板、拼焊、點焊再到完全焊起來,再噴砂、噴涂、檢測整個一條線。”魏世星說,由于做焊接的活又臟又累,企業招不到人,現在已經可以通過自動化來替代。



    近年來,國家產業政策支持激光加工技術發展。柏楚電子、杰普特、聯贏激光、海目星和帝爾激光等先后登陸科創板。魏世星表示,2020年底,公司進行了全員股份激勵的股改工作,并且計劃在6年內完成科創板的上市。



    飛能達激光未來將繼續專注研發制造,引領行業發展,努力打造激光制造領域最具競爭力的企業,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激光行業智能化生產和智能化裝備的標桿性企業。


    轉載請注明出處。

    制造業激光激光技術飛能達激光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