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倫斯利弗摩爾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和工程師表示,他們在實驗室中成功地創造了燃燒等離子體,該等離子體通過自身核聚變反應的熱量短暫維持自身 - 這是利用功能性聚變能的關鍵里程碑。
研究人員在實驗室的國家點火裝置 (NIF) 中使用了世界上能量最高的激光器,將 BB 大小的氫同位素加熱到太陽核心溫度的許多倍。這產生了觸發氫氣中的聚變過程所需的壓力,然后氫氣在沒有其他熱源的幫助下自行加熱了相當一部分兆焦耳的材料。
研究人員在本周的Nature文章中公布了他們的工作,該文章由 LLNL 物理學家 Alex Zylstra 和 Omar Hurricane 撰寫。
Zylstra 向 TechRadar 解釋說:“燃燒等離子體是一種聚變反應對燃料的加熱程度高于我們為開始燃燒所做的初始加熱。” “如本文所述,我們在 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2 月期間進行的實驗中首次產生了這種狀態;這些實驗產生了高達 0.17 兆焦耳的聚變能量。”
這項工作的最終目標,以及 NIF 站點本身的原因,是創造一個足夠強大的聚變反應,使其能夠自我維持。它需要大量的外部能量來誘導聚變,其中兩個氫原子被擠在一起,釋放出大量的能量。為了讓它真正作為燃料發揮作用,聚變需要釋放比用于觸發初始聚變火花更多的能量。
一旦火花被點燃,每一個聚變反應都會產生足夠的能量來維持這個過程,從而在相鄰的氫原子中引發聚變,這些氫原子也會以指數增長的方式釋放能量。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