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沃爾夫獎(The Wolf Prize)名單已出爐。共有7名科學家分獲數學、物理和化學三大領域的獎項,另有4人獲得農業獎和建筑學獎。
每個獎項獎金為10萬美元。
沃爾夫獎成立于1976年,是世界學術最高成就獎之一。△ 每年的頒獎儀式在以色列舉行,該國總統也會親自出席
迄今為止,全球共有356名科學家和藝術家(1981年新增藝術獎)獲得該獎,包括丘成桐、陳省身、袁隆平、吳健雄、錢永健等7名華人科學家。
值得一提的是,約有1/3的沃爾夫獎獲獎者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獎。
2022沃爾夫數學獎
沃爾夫數學獎是六大獎項里影響力最大的一個,它和菲爾茲獎被共同譽為數學界的最高榮譽。
今年的沃爾夫數學獎頒給了75歲的美籍羅馬尼亞數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George Lusztig。
主要表彰他對表示論和相關領域做出突破性貢獻,并評價他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
George Lusztig很小就展現了對數學的興趣和天賦,上到八年級時就獲得了兩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銀牌。
他早期主要研究橢圓算子的指標定理,憑借此課題拿到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學位,隨后分別在英國華威大學和MIT任教。
他最知名的研究是表示論,尤其是與代數群相關的對象方面,比如李型群、黑克代數、P進數群、量子群和魏爾群。
他曾先后獲得柯爾獎、勒羅伊·斯蒂爾獎數學終生成就獎、邵逸夫數學獎 (2014),并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2022沃爾夫物理學獎
共有3人,主要表彰他們對超快激光科學和阿秒物理學的開創性貢獻。
他們分別是:
64歲的法國物理學家、瑞典隆德大學原子物理學教授Anne L’Huillier
Anne L’Huillier2004年成為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致力于研究短強激光脈沖與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她小時候在觀看人類首次載人登月任務——阿波羅11號時,埋下了對科學探究的種子。
Anne L’Huillier最早獲得的是理論物理和數學碩士學位,隨后攻讀實驗物理學,拿下巴黎第六大學博士學位。
她是最早通過實驗證明高次諧波產生的人之一,她和她在瑞典的團隊曾以170阿秒 (即十億分之一秒的十億分之一)的最小激光脈沖打破了世界紀錄。
加拿大物理學家、超快激光光譜學領域領導者和先驅Paul Corkum
Paul Corkum在高中時受到物理老師的啟發走上了物理研究的職業道路。
他擁有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利哈伊大學理論物理學博士學位,是渥太華大學研究主席,同時也是倫敦皇家學會和加拿大皇家學會的研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成員。
Paul Corkum在高次諧波產生領域有卓越貢獻,并提出了有助于解釋阿秒光譜相關復雜現象的直觀模型。
在一次采訪中,當被問及“為什么對研究實驗物理學有信心”時,他回答:
“童年經歷給了我信心,我從小就能把汽車的發動機完全拆開并重新組裝完成后仍能正常工作。”
匈牙利-奧地利物理學家Ferenc Krausz
Ferenc Krausz的研究團隊率先制出并測量了時間不到1飛秒的光脈沖,并用它們實時觀測到電子在原子內的運動。
Ferenc Krausz先后獲得布達佩斯科技大學電氣工程碩士學位、維也納科技大學量子電子學博士學位,2004年成為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所長。
其他獎項
2022沃爾夫化學獎一共頒發給了3位科學家,主要表彰他們在理解細胞通訊化學和發明化學方法研究碳水化合物、脂質和蛋白質在此類生物過程中的作用方面的開創性貢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Bonnie L. Basler
她主要研究細菌之間如何通過化學方法來進行溝通,具體為群體感應現象。
沃爾夫獎表示,她的工作對于開發新型抗微生物療法,或是下一代抗生素,均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斯坦福大學教授Carolyn R. Bartucci
她本科畢業于哈佛大學化學專業、博士畢業于UC伯克利,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完成細胞免疫學博士后工作。
她發明了雙正交化學領域,因為在理解糖萼(細胞表面的糖蛋白和糖脂)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方面的研究獲得沃爾夫化學獎。
美國著名生物醫學研究所——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Benjamin F.Cravatt III
他主要因為開發了基于活性的蛋白質分析技術而獲得沃爾夫化學獎。該工具已被廣泛用于化學蛋白質組學的研究,用于分析生物系統中的酶功能。
2022沃爾夫農業獎的獲得者是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Pamela C. Ronald教授,她在水稻抗病性和環境壓力耐受性方面做出了開創性工作。
剩余3位藝術獎的獲獎者信息,以及更多內容歡迎讀者戳官方鏈接查看:
https://wolffund.org.il/the-wolf-prize/
— 完 —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