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以下簡稱“廣智院”)孵化企業廣東國志激光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志激光”)完成數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創新工場領投、老股東成為資本跟投,長行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國志激光技術創始人、首席科學家馬修泉表示,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產品研發、技術迭代及營銷推廣等方面。
為了解決高端激光器受制于人的現狀,廣智院與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共同引進兼顧學術和技術能力的馬修泉教授同時出任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研究員和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大功率光纖激光研發中心主任。
2016年6月,馬修泉正式從零開始組建科研與產業化團隊,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推出了國際功率最高的5000瓦單光纖激光器產品和國內功率最高的3萬瓦全光纖合束激光器產品并獲得第三方權威國際認證。
2017年,國志激光成立,是一家聚焦高端激光器與智能制造的科技公司。國志激光主營業務包括高端激光器及其核心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覆蓋短至深紫外波段、長至中紅外波段的主要高功率激光波段,可為先進制造企業、民用消費企業、醫療健康機構等提供高可靠性的產品和技術應用解決方案。
馬修泉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超快光學中心獲得博士學位,是科技部“十四五”專家組成員,同時也是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和光電學院以及湖北光谷實驗室的雙聘教授,擁有豐富的激光技術經驗和基礎物理科研能力。
國志激光開發的全系列工業級高端激光器對灰塵、振蕩、沖擊、濕度和溫度具有很高的容忍度,因此其在包括制造業、醫療行業、消費行業等擁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同時,市場上高端激光器的功率以及價格接受度也在快速提高,馬修泉曾在2019年國際大會上發表觀點,稱工業級激光器正在遂行“激光摩爾定律”發展,即每18個月其功率輸出能力會增長一倍,同時產品價格會降低一半,這將進一步促進工業級高端激光器的產業應用。
目前國志激光已經向市場推出了多個系列的高端工業級激光器,產品涵蓋1微米波段的摻Yb/摻Nd光纖和固體激光器、較長波段的摻Er/摻Tm激光器、較短波段的綠光/紫外激光器、以及多個波段的超快激光器等多種高功率激光光源,相關產品已銷售近3000余臺,對接了超過150家客戶。
在高功率激光器研發過程中,國志激光充分利用了基礎物理科研優勢,通過對時空域光-力-熱-聲等物理信息進行物理世界的數字孿生分析,來支持正向的創新研發過程。
馬修泉表示,國志激光擁有底層物理技術,并掌握了產品“know how”能力,通過對激光動力學過程的深刻理解以及定量的數學分析與工程計算,可以更快地進行產品研發迭代,并有效降低如光子暗化、模式不穩定性等物理因素對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的性能影響,實現產品的性能穩定性和指標最優化,并能更快速地發現激光光源的新構架和新參數空間。
除了正向研發的創新能力之外,國志激光在高功率工業激光器的制造環節也實現了合束器、種子源、放大器、變頻器、光柵、光束輸出、電流源等各類光-機-電核心器件的自主設計、研發和生產,同時掌握了核心的相關制造裝備和制造工藝。
應用方面,國志激光目前的應用領域以工業市場為主,以最新推出的“超模式光束(Super Mode Beam)”激光切割技術為例,超厚板材的氧氣切割厚度可有效提高100%,是屬于具有國際創新度和原創性的技術突破。
同時,國志激光的業務范圍也正在向醫療、民用等領域快速擴展。馬修泉表示,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激光技術及其應用場景會逐漸滲透到社會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基礎性的服務工具。例如激光技術可用于介入式血管內斑塊消融、介入式激光碎石等醫療微創手術方案,相關治療方法已經開始被醫學界采用。而國志激光也在向大健康領域、醫療領域、3C領域甚至商用領域積極探索,努力研發出具有高創新性的高性價比激光器。
目前國志激光的產品生產基地位于廣東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擁有超過50人的高水平研發團隊,核心高管均為激光和先進制造領域的產業精英,整體人員規模超過200人。
投資者說
“激光是高效的能量和信息傳導形式,是無數工業和民用行業的底層技術。激光設備的研發產業鏈長,涉及物理、材料、光電等多個學科,少有企業能突破不同的技術路線和應用領域。國志的團隊擁有全球領先的學術和產業經驗,具備從底層理論到產品應用的完整知識和能力,并對行業的發展有高維度的思考和強烈的責任感。相信在首席科學家馬修泉教授的帶領下,公司將持續突破和前進,實現尖端激光技術的平臺化和國產化。我們非常期待公司未來十年的表現!”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