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用3D打印技術重新設計健康主食

    星之球科技 來源:36氪2022-02-25 我要評論(0 )   

    食品科技公司「MOODLES」已于近期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由GGV紀源資本領投,老股東風物資本、人山資本悉數跟投。這已是公司最近半年內完成的第二筆融資。據36氪...

    食品科技公司「MOODLES」已于近期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由GGV紀源資本領投,老股東風物資本、人山資本悉數跟投。

    這已是公司最近半年內完成的第二筆融資。據36氪了解,去年10月,MOODLES還獲得由風物資本、人山資本共同投資的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MOODLES由朱沛然在2021年7月創立, MOODLES選擇從科技創新角度切入,融合3D打印技術、分子料理、現代營養學等多學科領域,重新設計主食的產品形態,尋找兼顧健康、效率、美味的日常飲食可能最優解。

    主食的健康升級,是均衡飲食的重要一環。傳統主食高碳水、低蛋白質含量,營養攝入效率較低。對于追求營養與美味的人群來說,減脂餐是主流的選擇,但如何把減脂餐規模化,仍有待解難題。另一個選擇是奶昔、蛋白棒等功能性食品,盡管這類食品可以在健康和效率兩端做到極致,但喪失了食物里的一些“美味”部分,且很難成為習以為常的全餐替代。

    在回答“什么樣的主食能兼具健康、效率和美味?”之前,還有一個問題在于,這種“極致平衡性”的追求是否確有必要。

    “MOODLES的這一探索方向,是基于一系列市場洞察而得的結果。”在朱沛然看來,消費者對于健康需求和認知,正變得越來越深刻。而相比于10年前,消費者對于好吃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于食物的攝入效率的追求,也在潛移默化中釋放出巨大的需求。

    “MOODLES解決的不僅是吃的效率,同時解決了攝入營養的效率,”朱沛然表示,MOODLES做的主食,外觀、口感跟傳統主食很相似,但食材體系更加多元,是將動物蛋白肉制品、植物蛋白、碳水、膳食纖維、維生素、微量元素等一日三餐涉及到的所有營養素,通過技術的形式做成食材,再用3D打印成型成米飯、面條等熟制主食,極致提高攝入營養效率。


    MOODLES基于3D打印技術制成的面食,圖據受訪者

    利用材料創新傳統食品行業的做法,跟朱沛然的背景有關。碩士期間研究的便是生物學與機械工程的結合方向。畢業回國之后,參與創辦骨科3D打印公司,主導研發了多臺新型高速增材制造設備。2019年在西湖大學攻讀材料工程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新型生物3D打印材料和生物制造方法,并開始開發生物打印材料體系。此后2021年休學選擇二次創業。

    3D打印技術并非新鮮概念,但在消費品領域的應用仍比較初期。朱沛然告訴36氪,這有一些固有瓶頸:一是可打印材料的有限性,天然限制了在消費品領域的應用空間,很難滿足復雜、有趣的功能和應用場景;二是作為工業化打樣和初試,成本有顯著優化,但一旦上升到工業級量產,制造效率比傳統制造業要慢。

    在跟肉制品專業技術合伙人經過系列研究之后,朱沛然和團隊找到了一些解決辦法,并摸索出一套大體技術路徑:營養素配方指導→分子料理食材處理→漿體流變特性測試→流體仿真設計→3D加工噴嘴設計→碳水口感模擬修正。

    據朱沛然介紹,MOODLES現已做了精細化SKU布局,支持對市面上絕大多數主食單品形態的復刻,“直觀來說,就是可以實現高達95%以上雞胸肉的含量,搭配營養健康食材,復刻出具有主食口感的食品。”

    基于米飯和面條制成的風味中餐,是MOODLES的產品首個落腳點。諸如MOODLES制成的雞肉制細面,蛋白質含量可較傳統面條上升114.3%,碳水含量可比傳統面條下降71.26%。

    具體來說,MOODLES的產品分為兩類,一類為基礎的標品米面制品,根據不同細分人群,還會針對性設計核心配方。一類為供應B端的工業標品米飯、面條,供應連鎖餐廳;據朱沛然透露,接下來MOODLES還將開發商超便利店渠道,提供全餐、預制菜等主食產品。


    基于MOODLES米飯實現的壽司產品,圖據受訪者

    面對不同的目標人群,MOODLES做了產品價格帶的差異化布局。面向白領人群,會提供價格對標日常外賣價格的基礎款主食產品,解決身體管理人群的主食需求;面向餐飲渠道,MOODLES主要合作高檔餐廳;此外,面向對日常血糖控制有需求的群體,會突出高性價比。

    團隊方面,MOODLES已完成跨學科碩博士專家群組的創始團隊組建,并與江南大學成立健康食品聯合實驗室。此外,還完成了大型實驗工廠的落地。最新一輪融資預計將用于柔性生產智造工廠的建設,并預計于今年5月份正式投產。


    轉載請注明出處。

    3D打印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