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圓滿落下帷幕。多位農工黨黨員積極參與本次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各項服務保障和儀式活動,其中,由農工黨黨員、中碳春田(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賈長春帶領團隊利用城市固體廢棄物,通過3D打印技術,出色完成了長安街“精彩冬奧”為主題的“冬奧雪”慶典元素,為首屆“零碳冬奧”作出貢獻。
在長安街沿線的冬奧主題花壇里,漂亮的3D雪花不但科技感滿滿,還蘊含著“零碳”的深意:原本不起眼的建筑垃圾等城市固廢,通過3D打印變身雪花。
西單路口西北角,“開放冬奧”主題花壇前游人如織。這是一座頂高9.1米的大花壇,主景是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散落地上的藍白兩色“雪花”格外惹眼。
一朵朵“雪花”承載著現代科技與零碳環保理念。
作為雪花雕塑的出品方,北京市農工黨黨員、中碳春田(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賈長春在接受采訪時說:“這些‘雪花’的原料是城市固廢,經過多道復雜工序后,通過3D打印技術制作出來。”
城市固廢主要包括建筑垃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礦山垃圾等,種類繁多、成分復雜,是當前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按傳統方式進行運輸、填埋,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土地資源。
為了助力“零碳”冬奧,中碳春田研發制作了園林小品,把無用的垃圾變成輕盈美麗的“雪花”。其使用的3D打印固廢技術,具有省模板、省材料、省人工、省垃圾外運的優勢。
把城市固廢做成3D打印藝術產品,這樣的任務前所未有,研發中沒有先例可循。再加上時間緊、任務重,冬天生產又尤其困難,設計和制作人員攻克了一道道難關。
制作過程工序比較繁瑣。先對固廢成分進行分析,去除有害物質,將能用的部分篩出來粉碎成末,再根據其特點和要3D打印的物品匹配。比如這次的園林小品“雪花”,比較適合用碎石磚塊等建筑垃圾制作。匹配后,要將黏合劑加入固廢粉末中,“喂”給機器人。
為了做出仿真雪花表面凹凸不平的顆粒感,光是設計建模就進行了很多次修改和試驗。最大的一片雪花直徑達1.7米,在設計、打印中要考慮厚度、寬度、仿實和堅固性,還要考慮3D打印出來的產品能夠承載暗藏管線和加強筋。
出品方在設計、打印、組裝和運輸各個環節都成立了專門團隊,責任到人。“以運輸為例,‘雪花’并非組裝式產品,而要像一塊蛋糕一樣整體運到北京。”賈長春介紹,它體型大而薄,上千公里的運輸中要時刻小心翼翼。
據悉,長安街沿線花壇的展示結束后,“雪花”將被回收,循環利用。
背景資料:
3D打印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是利用光固化和紙層疊等技術的最新快速成型裝置,是集機器人、新機械、計算機、數控和各種材料于一體的智能制造技術。最初只能打印制造塑料產品,發展至現在可以利用金屬、陶瓷、塑料、城市固體廢棄物等不同材料,打印制造出汽車零件、服裝、頭蓋骨、心臟、血管、假肢、房屋建筑、園藝小品、軍事裝備和交通設施等各類產品。
我國是固體廢棄物產生大國,面對自然資源日益短缺及固體廢物環境污染的雙重壓力,開展多路徑的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是解決我國資源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李克強總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
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建設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推進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節能降碳,強化交通和建筑節能。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完善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政策,發展綠色金融,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加強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完善節能節水、廢舊物資循環利用等環保產業支持政策。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
賈長春帶領中碳春田(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積極響應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決策部署,利用3D打印建筑技術,將城市建筑拆遷廢棄物、礦渣、鋼渣煤渣、沙石等固體廢棄物垃圾,研發成“油墨“,最終打印成別墅、園林小品、城市雕塑、軍事掩體、交通安全設施、海洋生態基建等建筑產品,在變廢為寶的同時,降低了碳排放、實現了綠色環保。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