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簡稱“航天科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前身為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后經歷了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航天工業總公司、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的歷史沿革。現有7個研究院、2個科研生產基地、6家上市公司、600余戶企事業單位,遍布全國各地。現有職工11萬余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超過40%,形成了一支綜合素質高、業務技能精、作風形象好、敬業精神強的科研生產與經營管理隊伍;擁有專業門類配套齊全的科研生產體系。
航天科工以“科技強軍、航天報國”為企業使命,始終堅持“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價值觀,大力發展航天防務技術,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建立了完整的防空導彈系統、飛航導彈系統、固體運載火箭及空間技術產品等技術開發與研制生產體系,所研制的產品涉及陸、海、空、天、電磁等各個領域,導彈武器裝備整體水平國內領先,部分專業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航天科工先后為國家提供了幾十種性能先進的導彈武器裝備,創造了我國國防武器裝備建設史上的二十個“第一”,并在載人航天、月球探測工程等國家多個重大項目建設中做出了突出貢獻,極大地提升了我國國防實力。在國慶60周年閱兵盛典上,集團公司共有11型導彈武器系統、5型裝備底盤和4輛游行彩車接受了黨和人民的檢閱,極大地振奮了民族精神。
航天科工著眼于“大防務、大安全”發展理念,努力踐行“放飛神劍、收獲和平”的莊嚴承諾,積極拓展非傳統安全領域發展空間,在信息技術、裝備制造等方面開發了一系列軍民結合高技術產品。自主研制的防偽稅控系統、奧運安保科技系統、南水北調仿真系統、應急救援與保障裝備等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從“平安奧運”拓展到“平安城市”商機初顯,航天科工服務國家經濟安全,打造“金穗、金卡、金盾”三大系統,并且成為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安保科技系統的總承包商以及中國商用大飛機配套供應商。在抗擊冰凍雨雪災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過程中,在我國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過程中,航天科工先進的技術和裝備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彰顯了強大的航天高科技實力和中央企業“頂梁柱”的作用。
集團公司是國家級創新型企業;被評為2009#p#分頁標題#e#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榮獲中國企業自主創新百強第一名;是中國質量協會授予的中央企業首家質量管理創新基地;獲得2009年度中國管理大會“具價值企業”榮譽等。
航天科工致力走中國特色的軍民融合之路,統籌軍民兩業發展,突出“航天防務、信息技術、裝備制造”三大業務板塊,實施軍民融合、創新驅動、人才強企、質量制勝“四大戰略”,努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今天,承載著50多年深厚文化積淀的航天科工正滿懷信心,朝著“建設國際一流航天防務公司”的目標闊步邁進。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