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武漢光博會于11月5日完美落幕,作為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光電行業盛會,該展會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眾多知名激光企業的參加,然而參加企業的參展,使得光博會出現一些缺陷,一些企業表示,大型激光設備無法入場,讓不少企業無法更好地展示企業的產品。
“我們有一款國內最先進的65寸一體機,本想作為未來家庭觀影設備來展示,可惜實在沒地方放了,設備已經運到武漢,最后只好送回深圳。”雅圖武漢分公司負責人熊飛遺憾地說。因為展館地面承重問題,團結激光的3D激光成套設備沒法入場,在布展前臨時換成了多功能激光機器手設備……由于場地受限,不少企業“絕活”難展。
本屆光博會展覽面積3萬平方米,300多家企業參展,超過4萬人(次)觀展。這與今年9月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的國際光電博覽會相比遜色不少。數據顯示,深圳光電展覽會展覽面積11萬平方米、參展企業3200家,觀眾達9萬人。
“2008年至今,我們參加了5屆光博會,展會的專業程度確實很高,但是人氣方面差了點。”昨日撤展前,光谷本地一光電領域參展商負責人羅兵(化名)向記者“吐槽”。
人氣差距背后,與展會面積受限不無關系。光博會連續舉辦十屆,地點均設在武漢科技會展中心。隨著光谷光電子產業規模快速增長,其3萬多平方米的舞臺顯得越來越局促,光博會規模難有突破。
“今年數字家庭參展企業增多,我們的展位從去年的80多平方米壓縮到了54平方米。”羅兵說。有百米展臺的雅圖公司也有同樣的煩惱。事實上,百米展位在今年光博會上算得上“大塊頭”,但在布置了4D投影的海底世界體驗區、超短焦家庭投影區等后,展位已經被塞得滿滿當當。
“企業布展受限,給觀眾的體驗就不好,人氣自然差些。”羅兵說,展會相當于一個新產品“試驗場”,大家希望借展會人氣,收集觀眾對新產品的反饋意見,以在展會之后,改進和完善產品;此外,展會應該吸納更多光電、激光等領域的企業來參展,通過專業企業,吸引專業觀眾,而后才可能達成更多的意向訂單。
“國博要寬敞很多,那里各項配套如果能跟上,可以考慮挪過去,多花點錢都沒問題。”羅兵稱。不少參展商表示,企業寧愿多花錢,也想充分展示“絕活”。
光谷光電子產業規模越來越大,光谷激光企業也增多,而光博會的展會區域卻并未發生多大變化,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影響著部分參展商的參展體驗。因此,為了能夠將光博會辦得更好,相關負責人需要及時根據企業意見進行完善,力保光博會的完美。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