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天,企業采購電商們等到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計劃,這一關鍵詞的提出,預示著互聯網行業已成為下階段國內經濟發展的風向標。
縱觀企業采購電商的運營模式,絕對是“互聯網+”計劃下的標準產物,因此在兩會釋放出新的信號之后,企業采購電商有望迎來全面爆發。
企業采購電商化爆發在即
從發展趨勢來看,“互聯網+”計劃的提出,將為企業采購電商化進程的提速,營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
“互聯網+”計劃的核心是新興的網絡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實現融合創新,這一計劃被作為兩會關鍵詞被頻頻提及,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了國家層面對于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相結合趨勢的認可與支持。作為“互聯網+”計劃的標準產物,企業采購電商化無疑將成為政策層面的直接受益者。
內部需求方面,企業采購市場正日益成熟。來自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政府采購、國企采購在內的全國公共采購市場總規模超過20萬億。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市場規模遠大于大眾消費市場,因此企業采購市場有望成為電商領域的下一個增長點。
采購觀念方面,企業采購也正朝著現代化方向發展。在傳統采購模式中,低效、不透明、成本高等問題日益凸顯,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企業高效運行的需求,在借鑒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經驗之后,許多企業也更傾向于采購電商化的模式。
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企業觀念,企業采購電商化市場已經產生了足夠的內部驅動力,為下一步的高速成長奠定了基礎。
隨著國家對“互聯網+”計劃的提出,外部發展環境的不斷好轉,企業采購電商化市場的全面爆發已接近臨界點。
京東領跑企業采購電商化市場
市場規模的擴大,勢必加劇行業的競爭,目前尚不能確定市場競爭將激烈的程度,但京東是最有實力領跑企業采購市場的電商企業。
首先,京東擁有強大的技術平臺實力。在企業采購領域,高效、便捷是企業類客戶的首要訴求,在這一點上,京東大客戶業務已建立起完善的技術平臺,其推出的“企業采購電商化綜合解決方案”可以針對不同客戶提供不同的采購電商化平臺,滿足客戶在采購效率、成本控制、信息透明、物流配送等方面的需求,省去不必要的繁瑣流程,因此更容易受到客戶的青睞。
第二,京東已建立起正品行貨的強大品牌勢能。從目前國內主流的電商運營情況來看,“假貨”、“殘次品”是電商企業最大的障礙。與之不同,“京東自營”的銷售模式,決定了京東對于貨品把控的主動性,由此造就的品牌優勢和影響讓競爭對手無法企及。
第三,京東在自建物流方面的領先優勢。對于企業客戶來說,采購環節對倉儲、配送、服務等方面對供應商的要求遠高于消費類客戶。京東長期以來專注于自建物流體系的建設,能夠為企業客戶提供一站式的物流配送服務,從而保證采購的低成本、高效率。
到目前為止,京東已與眾多知名企業建立起采購電商化合作體系,既包括華為、格力、中國人保、民生銀行、新華保險、百度、騰訊、新浪、搜狐等國內知名企業,也包括寶馬、豐田、沃爾沃、特斯拉、寶潔、高露潔、杜邦、3M、西門子、英特爾、微軟、AMD等眾多國際知名企業。而京東服務的中小企業客戶更是突破了百萬家,成為引領企業采購電商化市場的中堅力量。
隨著國家“互聯網+”計劃的推進,國內互聯網、電商環境將進一步快速發展,企業采購電商化的意識也將快速普及。可以預料,以京東為代表的電商企業將帶動企業采購電商化市場向更高層次發展,萬億級的企業采購市場將迎來全新的發展階段。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