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校學科齊全、結構合理,基本構建起研究型大學的學科體系。擁有12大學科門類;設有95個本科專業,22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8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3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現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內科學、外科學按三級),國家重點(培育)學科7個。
按照“應用領先、基礎突破、協調發展”的科技發展方略,構建起了覆蓋基礎研究層、高新技術研究層、技術開發層三個層次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有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脈沖強磁場實驗裝置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還擁有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專業實驗室及一批省部級研究基地。
而史玉升團隊是華中科技大學激光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成形與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主要科研力量。20多來,快速制造中心已從最早的不到10人,發展到100多人,成為目前華中科技大學最大的研發團隊之一,人員構成涉及多個學科。
團隊帶頭人史玉升: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材料成形與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華中科技大學快速制造中心主任、中國特種加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快速成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英先進材料及成型技術聯合實驗室副主任等職務。長期從事快速制造(3D打印)等方面的研究,還是3D打印產業技術聯盟的發起人之一。
先后獲發明專利、受理發明專利20多項、實用新型專利10多項,論文100多篇,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獲國家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1項、省部級二等獎3項;領導的研究團隊獲2004年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建立了粉末材料激光快速成形技術的學術體系及集成系統,在國內外200多家單位得到廣泛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世界最大“立體打印機” 就產生在史玉升團隊。
對于現在國內外熱議的“3D打印技術帶來第三次工業革命”話題,史玉升表示贊同,他說:“3D打印技術將來會促進傳統的設計和制造模式,只是如今還沒有大范圍的推廣和應用。隨著3D打印技術的成熟和社會的發展,制造業的跨越式發展指日可待。”
今年5月7日-9日在深圳會展中心召開的,以“激光技術開啟工業制造新時代”為主題的,ALAT 2015第九屆“亞洲(深圳)國際激光應用技術論壇”,史玉升教授擔任本屆3D打印會議執行副主席,將率團參加并現身論壇做演講報告!
亞洲激光論壇媒體中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