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屆廣交會首期19日下午閉幕,為期五天的展會展出機械、裝備制造、家電、電子科技等產品。大會最新數據顯示,一期前四日到會采購商92719人,較上屆春交會(115屆)下降8.38%,其中,美洲、歐洲、亞洲、澳大利亞等地區的采購商到會人數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記者連日來走訪廣交會發現,在外貿倒春寒大背景下,多家LED企業第一季度的銷售情況依然向好。但由于LED市場過熱,產品質量參差,價格相差幅度大成為了廠家及經銷商的共同困擾。
在一來自佛山的照明企業展位,一位伊朗的采購商Allen正拿著一款筒燈問價對比。Allen在伊朗銷售LED產品,公司營收每年增速達20%。由于LED產品節能省電,光效好,在當地非常受歡迎,他估計今年的市場有增無減,為此,計劃在廣交會上采購2000萬美元的貨物。
在記者走訪過程中,多家LED展位負責人都向記者傳達了LED市場火熱的消息。參展企業之一,國星光電年報顯示,公司2014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35.07%,主要系 LED 器件及組件系列產品銷售收入增長所致。上述來自佛山的照明企業的外貿經理則認為,今年國際LED市場環境要比去年稍好。但今年的價格競爭情況將會更為激勵,目前LED廠家已經打起了價格戰。
“同一款產品,我們賣20多美元,市面上有10多美元的。產品在外觀上沒有區別,普通客戶只有通過使用才知道產品質量的好壞。”上述外貿經理說,有很多LED廠家在產品的參數上作假,或者生產使用初期效果很好,但是穩定性很差的產品。
另一來自中山市某公司展位的負責人也向記者反映了這一問題:“看起來一樣的產品但是價格相差很太,讓我們的客戶很沒有不安全感。”
事實上,LED產品價格混亂同樣困擾著采購商。
Allen告訴記者,市面上的LED產品非常多,中國有很多工廠不負責任,生產一些價格很低,但是質量很差的產品,讓他非常為難。看完榮仕照明的產品,他認為質量不錯,但是報價有點高,要去其他廠家對比一下,再作決定。
為何LED產品價格如此混亂?上述來自佛山的照明企業的外貿經理提到,目前國內出口的LED產品并沒有統一標準,而世界各國對于LED產品質量標準都不同,有些國家的標準還處于缺失狀態。佛山市照明燈具協會會長吳育林也向記者核實了這一現狀:“目前每個國家對于LED產品的準入標準不同,美國有美國標準,歐洲有歐洲標準,但也有很多國家沒有標準。”而標準的缺失主要在于標準的制定速度跟不上LED技術的更新速度。在此背景下,內行的客戶采購時,只好要求廠家使用哪個型號的芯片,并提供產品保修服務。
據海關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LED照明出口規模達92.2億美元,同比增長68.6%。吳育林則提到,國內LED廠家數量及產能的增速要遠超市場需求速度,達300%。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