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7日,在“第十七屆高交會——中國(深圳)國際無人系統技術成果交易展覽會”期間,北京海鷹科技情報研究所聯合中國無人系統產業聯盟與中國航天報社,共同舉辦了2015年第三屆海鷹論壇。出席此次論壇的有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飛航技術研究院科研部莊劍副部長、北京海鷹科技情報研究所許玉明副所長、中國航天報社張春雷副社長、國防知識產權局賈玉崗參謀等多位領導。
本屆論壇以“中國無人系統技術”為主題,吸引了3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從事無人機研究開發、生產制造、應用服務等行業的專家學者、技術骨干和眾多無人機愛好者,就“無人機飛行控制技術、“無人機動力技術”和“創新型無人機發展研究”三個議題,進行了精彩的專題研討。
主辦方特別邀請了七位行業專家,圍繞無人系統技術進行了內容豐富的專題報告。中國航天科工三院無人機技術研究所劉彥飛副所長在題為臨近空間超長航時UAV研究與應用的專題報告中分析了臨近空間超長航時無人機在重大自然災害預警探測、國家海洋空基監管、偏遠地區通信中繼等民用領域的應用需求,以及對高端裝備制造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帶動作用;指出我國可考慮進行產學研用全鏈條一體化創新設計,集全國工業部門、科研院所、高校等優勢單位之力推進臨近空間超長航時無人機發展;并以此為契機,推動相關無人機空域開放政策進一步制定完善。
\新加坡國立大學陳本美教授和崔金強博士,在無人系統及新加坡國立大學無人機研究和無人機林間導航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的專題報告中,特別展示了不依賴GPS環境的無人機導航技術,他們研究的無人機在林間、橋下、下水道等特殊場景都有成功應用,這也吸引了參會代表與多方投資公司的一致關注。
北京海鷹科技情報研究所郭朝邦工程師所作的無人機及關鍵技術市場分析與預測報告,視角獨特,數據詳實,權威解讀了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渦輪軸發動機及飛行控制系統的產業現狀。認為民用無人機行業將由硬件銷售盈利模式轉向服務盈利模式,無人機作為大數據入口應謀求更大生態圈;未來十年,渦軸發動機市場穩中稍降,軍民融合大勢所趨;渦軸發動機在無人直升機上具有一定應用前景,技術突破仍是關鍵;民用無人機飛行控制系統市場朝開放方向發展,消費級飛行控制系統市場競爭將更加劇烈;整機研制或生產單位向產業鏈兩端延伸,開始侵吞飛行控制系統市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昂海松教授的小型無人機動力與控制技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十一院十一部李剛研究員的創新型無人機發展趨勢與機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研發中心張京男高級工程師的歐美“微風”太陽能無人機設計應用與方案研究等報告觀點新穎、內容豐富,一次次地將論壇氣氛推向高潮。
第三屆海鷹論壇是一場開放積極、暢所欲言的無人機盛宴,主辦方希望通過此次論壇,能集百家之力,共促中國無人機產業的大發展。“海鷹論壇”作為軍民融合背景下的權威交流平臺,旨在圍繞航天領域內軍民產業發展熱點,通過系列論壇活動,為企業提供一個與行業專家、政府管理部門、市場用戶零距離接觸的交流機會,通過對行業政策、相關技術、市場需求、產業發展等方面的討論和交流,促進相關產業的戰略發展與技術進步,助力軍民融合戰略與航天事業的發展。
(王一琳 郭朝邦)